单位注册

热门搜索:

热点排行

相关推荐

生态环境部发布《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来源: 时间: 2025-07-21  浏览量:9 关闭

为指导自动监测设备与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HJ 212—2025代替HJ 212—2017)》。本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据介绍,HJ 212—2025相较2017版的最大变化在于从“在线监控”升级为“自动监测+智能监控”一体化体系,实现了污染物监测、用电监控、工况识别、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的深度融合。2025版首次将用电数据、关键生产工况、门禁状态、VOCs谱图、噪声录音、视频流等纳入强制传输范围,构建了覆盖“排污-治污-监管-取证”全链条的数据闭环。

据了解,本标准规定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现场机与上位机的协议层次、现场机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自动监测现场仪器仪表与数采仪的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处理与上传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自动监测设备与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标准是对《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212—2017)的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增加了“用电监控”“视频监控”“数据标记”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通信安全”“现场机与上位机通信带宽要求”相关要求;

——增加了“用电”及“关键生产工况”监测参数的编码规则;

——完善了“数据标记内容”;

——增加了数据采集处理与上传要求;

——附录A增加了数据段加密示例及密钥管理流程;

——附录B完善了现场端设备分类和编码表、现场端信息编码表;增加了设施用电监测分类和编码表、设施用电监测参数编码表、关键生产工况行业分类和编码表、关键生产工况参数编码表;

——附录D删除了水污染物的实时、分钟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的分钟、小时值(加权平 均法)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的分钟、小时、日均值(算术平均法)的计算方法,烟气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修改了水污染物小时、日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日均值(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附录E数采仪与移动终端通信协议;

——增加了附录F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联网信息确认表;

——增加了附录G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定方法;

——增加了附录H多媒体文件传输技术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212—2017)废止。

标准全文:

1754289658286071.png


网址:https://www.mee.gov.cn/ywgz/fgbz/bz/bzwb/jcffbz/202507/t20250711_1123257.shtml

主办单位: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竞舟路228号南楼4楼 0571-88025035 ICP备案编号:浙ICP备17005014号-1